筒瓦厂家产品的存放条件需围绕防潮防碱、防压防损、防晒防老化三大核心,结合其弧形结构、釉面特性及材质差异(如陶土、混凝土、琉璃)制定,具体涵盖环境温湿度、存储场地、堆叠方式、防护措施四个维度。
一、环境温湿度:稳定可控,避免材质劣化
温度要求
存放环境温度需保持在5℃-30℃,避免极端温差。高温(>30℃)会加速釉面老化褪色,混凝土筒瓦易因热胀冷缩开裂;低温(<5℃)可能导致筒瓦内部残留水分结冰,破坏结构(尤其陶土、混凝土材质)。
夏季通过遮阳(如仓库装遮阳帘)、通风降温,冬季避免靠近冷风源(如未密封门窗),无需额外加热,防止局部高温损伤。
湿度要求
相对湿度严格控制在40%-60%,最高不超过65%。高湿度会导致筒瓦吸潮,混凝土筒瓦易返碱(表面析出白色粉末),陶土筒瓦易发霉,金属配套件(如固定螺栓)易锈蚀。
仓库需放置湿度计实时监测,雨季或潮湿天气启用除湿机,堆垛旁可放置硅胶干燥剂(每10㎡放1-2kg),每月更换一次,确保潮气及时排出。
二、存储场地:平整干燥,隔绝污染
场地选择
优先选择室内密闭仓库,避免露天存放;若需临时露天存放,必须搭建高度≥2.5m的防雨棚,棚顶用加厚防水帆布(或彩钢板),边缘下垂至地面30cm以上,防止雨水溅入,周围挖宽30cm、深20cm的排水沟疏导积水。
仓库地面需硬化平整(如水泥地坪),无裂缝、积水,铺设防潮膜(聚乙烯材质,厚度≥0.1mm)后,再垫木质托盘(离地≥10cm),避免筒瓦直接接触地面吸潮。
场地清洁与隔离
仓库内禁止堆放酸碱、油污、易燃易爆物品(如油漆、溶剂),防止挥发物腐蚀釉面或引发安全风险;金属配套件(如支架、螺栓)需单独分区存放,与筒瓦保持≥1m距离,避免锈蚀污染。
仓库入口设防尘地垫,定期(每周1次)用吸尘器清洁地面、墙面灰尘,减少灰尘附着釉面影响美观。
三、堆叠方式:适配弧形,避免挤压破损
分类堆叠,控制高度
按筒瓦材质(陶土、混凝土、琉璃)、型号(尺寸、曲率)分开堆叠,禁止不同规格混堆,防止弧形不匹配导致受力不均、挤压变形。
堆叠高度:陶土/琉璃筒瓦不超过1m(约8-10层),混凝土筒瓦不超过1.2m(约10-12层),弧形结构承重弱,过高易导致底部瓦片开裂。
缓冲与支撑
每层筒瓦之间垫2-3cm厚的软质缓冲材料(如珍珠棉、厚纸板),重点保护瓦檐、瓦脊等突出部位,避免碰撞破损;曲率较大的筒瓦,可在层间放置与弧形匹配的木质支撑块(间距≤50cm),防止变形。
堆垛两侧用木质挡板或沙袋固定,防止倾斜坍塌;堆垛之间预留≥50cm通风通道,确保空气流通,减少局部潮气积聚。
四、防护措施:针对性保护,延长存放寿命
釉面与外观保护
陶土、琉璃筒瓦等带釉面的产品,搬运时需戴干净手套,禁止直接用手接触釉面,防止油污污染;若釉面有轻微划痕,可涂抹少量中性蜡,形成保护层,减少潮气侵入。
禁止用强酸、强碱清洁剂清洁,日常用干燥软布擦拭表面灰尘,避免腐蚀釉面导致褪色、脱落。
材质适配防护
混凝土筒瓦:存放前需确保完全干燥(养护期达标,含水率≤15%),堆垛旁可放置混凝土专用除碱剂,防止返碱;避免堆垛过密,防止内部应力集中开裂。
陶土筒瓦:重点防潮,堆垛顶部覆盖防水帆布,定期检查是否有霉斑,发现后及时搬出通风晾干;避免碰撞,防止脆性材质断裂。
金属配套件:单独放入防锈盒,内置干燥剂,避免与筒瓦直接接触,防止锈蚀污染。
光照与通风防护
仓库窗户安装遮光率≥80%的遮阳帘,避免阳光直射,防止釉面褪色、筒瓦表面温度不均开裂;照明用柔和的白光LED灯,不直吹堆垛。
晴朗、低湿度天气(湿度<50%)时,每天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1-2小时;密闭仓库需安装工业风扇(每50㎡1台),每日运行1-2小时,确保空气循环,排出潮气。